2022天津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真题(6.17)
- 时间:
- 2022-06-17 09:14:48
- 作者:
- 戈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天津教师资格证
1.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
A.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B.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
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
D.以上三者
1.【参考答案】C。其父母工作地人民政府。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2.《中华人名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 )。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参考答案】D。《义务教育法》规定未成年人为未满18周岁。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
A.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B.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C.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D.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务
3.【参考答案】A。选项A“偷盗.故意毁坏财物”为“不良行为”,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多次偷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选项BCD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故答案为A。
4.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4.【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班级授课制。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故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为干扰选项,故不选。故本题选C。
5.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5.【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其中,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以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任务: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能够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故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B、D也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但不是必要补充。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故本题选C。
6.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
A.教育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原则
D.教学大纲
6.【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因此,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故C选项符合题意。选项A,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即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故不选。选项B,教学计划即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与题意不符,故不选。选项D,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故本题选C。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研究人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B.学生从多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
C.教师设想多种教学改革方案
D.作家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进行一事多写
7.【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发散思维的运用。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而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 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A选项,“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属于发散思维,与题意不符合。
B选项,“学生从多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属于聚合思维,B项符合题意。
C选项,“设想多种教学改革方案”属于发散思维,与题意不符合。
D选项,“一事多写”属于发散思维,与题意不符合。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答案选择B。
8.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操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
A.经验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8.【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以将思维划分成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其中,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题干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摆弄实物等来进行思维,其支柱为动作,属于直观动作思维,故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经验思维是指以日常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选项B,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
选项C,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9.人们看电影时,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里运用了( )的心理学原理。
A.联觉
B.视觉后像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9.【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A选项,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B选项,视觉后像: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C选项,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D选项,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题干中,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是利用人们对刺激作用停止后头脑中暂时保留的感觉形象而形成的,这一描述正是视觉后像的体现。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B选项。
10.下面是一位老师的日记片段:
在我带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上课时老是走神,人在座位上坐着,可心思却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一节课我不知点了他们几次名,每次点名后,效果最多持续一分钟。尽管我在讲课中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但那几个学生仍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我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问题:如果你是该班的任课老师,你怎么去改善这几个学生走神的情况?(案例分析)
10.【参考答案】
(1)首先,作为教师,我应该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和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并通过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习的外部要求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2)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我会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增加对课堂的兴趣,同时也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3)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我会通过引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
(4)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我会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点击查看>>>天津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模拟题
以上就是2022天津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真题(6.17)生有更多的问题或试题想要了解,可以收藏关注天津教师资格网(http://www.tjjszg.cn/),或点击【在线咨询】。
【点击图片填写表单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