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游戏的活动指导习题
- 时间:
- 2022-05-11 14:00:09
- 作者:
- 徐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天津教师资格证
天津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游戏的活动指导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据游戏中的教育目的性成分,可以将儿童的游戏分成( )和教学游戏。
A.自发游戏
B.平行游戏
C.交往游戏
D.合作游戏
【答案】A。
【解析】游戏是一种儿童自发、自愿的活动,没有任何的功利和目的,但同时,游戏也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利用游戏的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功效。因此,依据游戏中的教育目的性成分,可以将儿童的游戏分成自发游戏和教学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处于( )的儿童常进行的一类游戏。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象征性游戏是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常进行的一类游戏。它是把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来象征的一种游戏形式。
3.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
A.规则
B.方法
C.想象活动
D.指导
【答案】C。
【解析】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活动的过程,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4.幼儿园中的音乐游戏属于( )。
A.创造性游戏
B.规则性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答案】B。
【解析】规则性游戏是指成人根据教学要求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制的游戏。规则性游戏一般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
5.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A.智力游戏
B.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答案】C。
【解析】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班级游戏的内容为建构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劳作游戏、益智游戏等。
6.现代的游戏治疗是通过( )游戏形式得以实现的。
A.交往游戏
B.教学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答案】C。
【解析】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它对儿童人格和情绪的发展都能发挥一定的功效。基于它的这一功效,现代的游戏治疗也是通过这种游戏形式得以实现的。
7.规则性游戏的核心是( )。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游戏规则
【答案】D。
【解析】游戏规则是规则性游戏的核心,它决定着游戏结果的判断和游戏目的的达到,游戏规则不明确或不遵守规则,游戏均无法进行。
8.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大班幼儿则以( )为主。
A.创造
B.合作
C.模仿
D.交往
【答案】A。
【解析】幼儿的游戏水平具有年龄差异性,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以模仿为主,大班幼儿则以创造为主。
9.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答案】D。
【解析】教师将教育内容融入游戏中,才能真正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教育化。
10.( )反映了2~3岁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交往状况。
A.交往游戏
B.平行游戏
C.教学游戏
D.规则性游戏
【答案】B。
【解析】平行游戏是一种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独自游戏。这类游戏正反映了2~3岁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交往状况。
1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其中有三种主要的游戏类型,下列不属于的是( )。
A.练习游戏
B.角色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
【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游戏(0~2岁);象征性游戏(2~7岁);规则性游戏(7~11、12岁)。
12.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 )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
B.保护儿童积极性
C.尊重儿童人格
D.尊重儿童权利
【答案】C。
【解析】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指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和创造,这是对其人格给予尊重的表现。
13.不属于表演游戏的种类的有( )。
A.娃娃家
B.桌面表演
C.影子戏
D.木偶戏
【答案】A。
【解析】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扮演角色进行的游戏。娃娃家游戏属于角色游戏。
14.在2~3岁孩子中常见的游戏是( )。
A.独自游戏
B.联合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答案】C。
【解析】独自游戏常见于2岁以前的孩子,联合游戏常见于3~4岁的孩子,合作游戏常见于5岁以上的孩子。2~3岁孩子中常见的是平行游戏。
15.( )幼儿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A。
【解析】小班幼儿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如玩具、材料等的直接支配,幼儿往往是眼前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
16.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性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A。
【解析】规则性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游戏特征的是( )。
A.主动性
B.虚构性
C.愉悦性
D.选择性
【答案】D。
【解析】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选择性不属于游戏的特征。
18.幼儿游戏的基础与源泉是( )。
A.生活经验
B.教师引导
C.同伴引导
D.家长指导
【答案】A。
【解析】幼儿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所以生活经验是其基础与源泉。
19.教师接近幼儿并与幼儿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但不与幼儿相互交往,不参加幼儿的游戏,这种教师介入方式属于( )。
A.平行游戏
B.合作游戏
C.指导游戏
D.观察游戏
【答案】A。
【解析】运用平行游戏这种介入方式时,教师接近幼儿并与幼儿使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但不与幼儿相互交往,不参加幼儿的游戏。
20.在幼儿进行的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 )。
A.直接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间接相关的
D.毫无关系的
【答案】A。
【解析】幼儿游戏时的动机是直接动机,与目的有一致性。
以上就是天津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游戏的活动指导习题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天津教师资格证相关资讯,如天津幼儿教师考试、常见问题、考试时间、报考条件、面试技巧以及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天津教师资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