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学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基础复习题03答案解析
- 时间:
- 2020-06-16 15:08:38
- 作者:
- 邹老师
- 阅读:
- 来源:
- 天津教师资格证
点击查看试题原文
1.A【解析】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也就是说,如果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因此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故本题选A。
2.A【解析】A项双轨制是在欧洲封建社会产生的,以英国的双轨制为代表,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但是,封建社会教育在师生关系上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专制性,并没有民主化的特点。故本题选A。
3.A 【解析】按照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称正规课程,指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即在课程表上应该体现的课程,显著特点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校园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属于隐性课程。故本题选A。
4.B【解析】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努力不够。故本题选B。成败归因理论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故本题选B。
5.A【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故本题选A。
6.A【解析】摘录和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可以有效地概括出重点。分析和做笔记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基础,对小学生学习而言较难。故本题选A。
7.C【解析】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故本题选C。
8.B【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正强化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喜欢的事物或奖赏来增强行为或反应的过程。强化是行为主义学派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强化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正强化和负强化。考生可以简单记忆:正强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同时,考生还要能够正确区分负强化和惩罚,负强化与正强化一样,都是使行为的概率增加,而惩罚则是使行为的概率降低。故本题选B。
9.D【解析】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是发病前2天到疹后5天。故本题选D。
10.D【解析】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研究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其中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行。故本题选D。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 >